欢迎您,访问中国双拥网

全国双拥办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收藏本站

烟台市创新推行“前中后全链条闭环化”拥军新模式 全面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烟台是革命老区,素有拥军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传统,强化使命担当,烟台将双拥工作列为“书记工程”,市委书记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研究、一体谋划双拥工作。创新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沟通协商联络机制,聚力解决部队“三后”问题,精心培育“一核多元”烟台双拥特色品牌,丰富拓展新时代双拥内涵,开创了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奋进、强军兴市的新局面。

  官兵服役前:送去关爱和祝福,让新兵倍感暖心放心,安心进军营建新功

  服务征兵送保障。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征兵机构紧密对接,共同配合做好征兵季服务、宣传、保障工作。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10个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征兵工作的七条措施》,出台退役士兵定向招聘、公务员考试优先录用、“零门槛”落户等7条具体措施,有效激发高学历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近年来,征集新兵大学生比例连年保持在90%左右。为向部队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人才,与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时代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征兵工作的措施办法》,出台参军绿色通道、发放奖励金等5项措施,鼓励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参军入伍。在车站举行热烈欢送仪式,送上精彩文艺演出,连续两年为每位入伍新兵精心准备被装箱,赠送烟台特色纪念品,表达对烟台新兵祝福和期望。积极协调人保公司为赴艰苦地区服役新兵父母赠送暖心保险,鼓励烟台新兵安心前行,在部队勇立新功。

  搭建平台浓氛围。联合警备区在《烟台日报》开设双拥专栏,每月两次整版宣传双拥共建,特别是在入伍季节,大力营造参军光荣氛围。在电视台开设《烟台双拥》栏目,每月突出一个宣传主题,讲好烟台双拥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烟台山下——退役军人之家”时评专栏,在新兵入伍季讲述入伍新兵守卫祖国感人事迹。拍摄制作“书记话双拥”专题节目,在山东电视台同栏目中获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双第一”。组织开展“学党史颂党恩  献礼建党一百年  开启双拥新征程”系列活动,邀请驻烟部队官兵共同感受“百年梦想时代乐章”音乐会的震撼魅力,体会史诗话剧《上甘岭》的英雄意志,使官兵在重温革命历史中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升华。通过持续加强事迹宣传、典型引领、特色活动,点燃社会各界参军拥军热情。

  官兵服役中:夯实军地桥梁,主动靠前服务,六大行动进军营,全力解决驻烟部队所需

  创新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沟通协商联络机制,聚力解决“三后”问题。深入落实“三化”机制,实施军营党建日、周联络沟通、月书面交流、季座谈会商和年联合调研“五项制度”,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现役军人优待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三后”问题解决长效机制,主动收集部队需求,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开展跟踪回访,全力做到问题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提报,所有问题实行闭环管理,着力提高驻烟部队满意度、尊崇感。去年,共帮助部队解决问题74件,由于问题解决在日常,市委常委议军会上,驻烟部队首次没有提交需议军会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根据副省长、市委书记傅明先走访慰问部队时的指示要求,对收集到部队需协调解决的问题203项,目前已全部进行分解交办,其中涉及军人子女入学问题在9月底前争取全部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将按政策规定进行妥善安置。

  纵深推进六大拥军行动,社会化拥军蓬勃发展。积极引导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全面开展“文化拥军、政策拥军、实事拥军、技术拥军、金融拥军、暖心拥军”六大行动。组织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拥军志愿者常态化走进小散远部队,为一线连队送服务、送物资。为每个驻烟部队派出文化拥军专职联络员,建立长效精准文化问需机制,成立艺术团常年走进基层部队义务演出,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组织航天513所、烟台农商银行等单位开展送技术支持、金融服务、法律知识进军营等活动,为驻烟部队提供特色拥军服务。全市建设拥军示范街20条,设立拥军门店1800多个。今年4月,在全国社会化拥军工作座谈会上,烟台市作为9个交流发言单位之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社会化拥军经验做法在全国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创新打造“一核多元”烟台双拥特色品牌。立足胶东红色文化资源,在市区构建“一馆一厅一舰一园一街一机制”的“六个一”核心版块,布局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烟台双拥工作展览厅、退役舰艇国防教育基地、双拥主题公园、双拥共建示范街。各区市突出地域特点,打造双拥和国防教育载体,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双拥文化深厚底蕴。在全社会努力构建驻军、机关、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层次双拥新格局”,拓展政策、法律、文化、技术、岗位进军营等“多角度双拥新思路”,开辟国防教育、典型宣传、党团共建、互办实事等“多业态双拥新路径”。

  聚焦服务备战打仗,助力驻烟部队战斗力提升。持续加大协调攻坚力度,深入推进解决部队栖霞土地遗留问题,全力解决军休干部滞留部队问题。不仅历时近10年部队土地遗留问题得到实质性进展,而且困扰部队近20年的军休干部滞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事后,两个部队特意发来感谢信,对烟台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烟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积极协调推进武警烟台特勤疗养中心终止原武警疗养院土地转让合同并退还新址房地产工作。通过积极协调、主动作为,全面解决了部队道路维修、营区建设等问题,做到让部队一心一意练兵备战,其他问题有人来解决。

  光荣退役后:创新搭建平台,用心用情搞好服务,努力提升社会尊崇度、幸福感

  高标准做好移交安置。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进军营”“安置前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大力推行“阳光安置”,组织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考试和中央、省属驻烟单位与军转干部双向选择见面会,实现“军转干部选岗全省第一个完成、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全省第一个报备”的“双第一”目标。

  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腿”。深入推进“军人退役一件事”流程建设,由“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迈进,实现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党团关系转接、落户等14个事项“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办理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

  军休医养结合试点显成效。去年以来,承接全国八个、省内唯一军休服务信息化平台试点,军休信息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军休司高度评价。承接全省军休干部医养结合全域试点,构建“模式引领、平台支撑、服务驱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的做法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省厅充分肯定。

  务实高效推进就业创业。制定《关于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就业直通车”培训。组织多场次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岗位。举办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邀请专家团队跟进指导做好项目孵化,变创业意向为创业实践。1个项目代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参加省创业大赛取得一等奖。1个项目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获得优胜奖。

  凝聚合力维护合法权益。出台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政策,各级医院、景区开设退役军人优先服务窗口,保障退役军人与现役军人享受同等优先待遇。加大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力度,持续用好用活专项基金。成立全省首支关爱老兵公益基金,启动“关爱老兵”行动,派出关爱老兵医疗服务队,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老兵身边,为210名老兵开展“牙健康”—镶装全口义齿,“耳健康”—佩戴助听器,“眼健康”—白内障手术活动,让他们吃得香、听得清、看得见。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全国双拥办双拥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55号(全国双拥办) 邮编:100035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3597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675号